第一章 行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行業界定
1、電機的分類及說明
電機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的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主要由定子、轉子、軸承、機殼、端蓋等部件構成。電機制造業是我國工業領域的基礎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機產品既是關系到各行各業自動化的重要基礎產品,又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面廣量大、品種繁多的通用產品,覆蓋面遍及工業、農業、國防、交通、公用設施、家用電器等各個領域。
電機按照電流類型可分為直流電機、交流電機,交流電機又可分為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按照相數分類可分為單相電機和多相電機;按照電機的容量或尺寸大小分類可分為大、中、小、微型電機;按照功率分類可分為大功率電機和小功率電機。一般說來,根據行業慣例將電機分為大電機、中小電機、分馬力(小功率)電機和微特電機。
隨著技術進步和產品性能不斷提升,同一種機電產品所需的電機種類越來越多,如大型機械加工中心(單元)既需要中小電機、也需要分馬力(小功率)電機和控制用微特電機;汽車、家電產品既需要分馬力(小功率)電機,也同時需要不同種類的微特電機。因此,為更加清晰描述我國電機生產設備行業發展情況,參考目前對電機需求量較大的使用領域,本文將電機按照用途分為:工業用電機、汽車用電機、家電用電機及其他類型電機。
2、電機生產設備的分類及說明
電機專用生產設備是用來生產各種電機部件的專用設備,主要包括電機繞組制造裝備、電機線圈絕緣處理設備、電機鐵心加工設備、電機轉子鑄造設備以及電機座端蓋等加工專用機床等(典型的異步電機生產設備見下圖)。根據目前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標準分類,電機生產設備屬于電工機械專用制造業,行業分類代碼為C3661。
由于電機結構特點,電機繞組為電機核心部件,素有“電機心臟”之稱,因此電機繞組生產制造設備是電機諸多生產設備中關鍵的專用生產設備。電機繞組制造裝備的質量及性能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將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
本文中所指的行業均指的是電機繞組制造裝備行業。
第二節 全球電機繞組制造裝備行業發展概述
一、國際電機繞組制造裝備發展概述
世界上最先采用機械化作業生產電機繞組可追溯到19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像美國的GE公司及德國老牌電機廠,當時是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及增加產量的技改行為,后來逐漸發展成為與電機制造業相互依賴、發展并存的新興產業。
先進國家在電機制造業發展的同時,電機繞組生產裝備也得到了快速全面的發展。隨著全球經濟體制結構的改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受電機制造成本的影響,電機制造業的主要產地開始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蔓延,發達國家開始不再生產中低端電機。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機產能的大幅提升,發展中國家對電機生產裝備需求大,但又無能力生產電機繞組生產裝備,繼續依賴發達國家的電機制造裝備。由此發達國家的電機生產裝備繼續保持發展壯大的勢頭,并且裝備越來越全面。
德國堪稱世界上電機制造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德國本土基本上已不再生產中低端電機。但是德國卻仍然在其國內及其跨國公司內保留著電機制造專用設備、變壓器制造專用設備和電線電纜制造專用設備的設計制造環節,維持著世界電工產品專用設備制造第一強國的地位。德國每年生產各類電工專用設備出口世界各地,占據了世界市場的重要份額。其他如日本、意大利、美國、法國等也都沒有放棄對機電產品專用生產設備的生產制造。
國際上主要制造電機繞組生產裝備的著名企業包括美國聯盟公司(Alliance Winging Equment Group)、美國AMT公司(Advanced Machine and Tool Co.)、意大利FVZ公司(Fasp Automazion)、德國STATOMAT公司、美國Windamatic公司(Windamatic Systems Inc.)等等。
國外主要競爭對手情況匯總表
序號企業名稱/國家基本情況
1德國STATOMAT公司產品以半自動單機和全自動定子裝配生產線為主,產品技術水平較高,其繞線機、嵌線機和模塊化裝配系統等產品具有較高技術優勢
2美國聯盟公司聯盟繞線設備公司組建于1986年,在生產電機制造專用設備方面擁有20多年的經驗,在英國、俄羅斯、中國、印度設有合資公司。公司產品包括定子、轉子專用設備。聯盟公司除了能夠制造的單一工序設備、多工序組合設備外,還能夠生產小功率電機、中小型電機(外徑560mm以下)的全自動生產線。是唯一一家在中國設立合資工廠的國外企業
3美國AMT公司公司始建于1970年,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生產電機繞線設備的全球領先企業。在美國南部,墨西哥,印度,歐洲等設有分廠,AMT的主要產品為電機定子裝配設備。隨著公司不斷發展,AMT拓寬了產品種類,可提供定制的電機定子自動生產線
4意大利FVZ公司公司成立于1976年,總部設在意大利。公司擁有員工20余人,產品主要為異步電機繞線設備和自動裝配線。主要以歐洲市場為主,近70%的產品銷往歐洲市場。
5美國Windamatic公司公司成立于1941年,擁有近60年的歷史,是目前成立時間最早的生產電機制造專用設備的企業。
數據來源:各公司網站
二、我國電機繞組制造裝備發展概述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電機制造業起步較晚,隨著電機的廣泛使用,手工生產電機,已不能適應電機制造業的發展,在電機制造業發展的最初階段引進發達國家的電機繞組制造設備是解決電機產能的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加入WTO以后,我國成了世界上承接這種產業轉移的最主要地區,成為世界上******的電機生產國,目前占世界電機產量的60%,但是電機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與電機制造裝備的嚴重滯后矛盾突出,我國工業基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電機制造裝備的發展不能適應電機制造業的發展需求,尤其是電機制造工藝技術復雜的,節能環保高效的新型電機,更是嚴重缺乏裝備。目前高效、超高效電機的產量僅占全部電機產量的5%。市場發展不容樂觀。
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在國際上越來越得到普遍的認識和了解,特別是加入WTO以后,我國成了世界上承接這種產業轉移的最主要地區。但是,在產業轉移中,這些早于我國上百年就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過程的發達國家,并沒有把他們*********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全部無保留地轉移過來,新開發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沒有轉移,甚至接受產業轉移的我國企業還可能只是為外商加工或貼牌生產的代工企業,尤其是能夠高質量、高效率生產電機產品的專用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更沒有轉移給我們。承接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電機制造大國(2009年僅交流電動機的年產量就已經超過1.87億千瓦),但我國還遠不是電機制造強國。我國高效、超高效電機的生產制造能力還相當弱,目前高效、超高效電機的產量僅占全部電機產量的5%。這樣我們只能處于制造環節,承受“微笑曲線”低端的尷尬。
我國電機繞組制造裝備生產方式經歷了四個不同階段:
原始階段
我國對電機繞組生產裝備的研究起步較晚,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領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電機制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裝備技術水平低、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改革開發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國電機繞組的生產制造基本上是采用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來完成。其特點是工效甚低,勞動強度大,質量不穩定,只能制作傳統低檔產品,產能、產量、質量、效率都不高。
專業生產驅動階段
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電機產能的逐漸提升的的同時,有些電機制造廠家,不同程度引進了國外的簡單的機械化電機繞組制造設備,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2005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電機的需求量成幾何倍數上升,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已嚴重不適應市場需求,為此,專業化、規?;?、產業化的生產需求推進了機械化繞組裝備在我國的問世。此階段的特點是以完成各工序要求的專用單機裝備與人工操作相配合,實現了半自動化的生產模式,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效,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升了產品質量及電機檔次。按照繞組的專業分工,分解成插槽、繞線、嵌線、綁扎、整形等幾個工序,因此也形成了插入機、繞線機、嵌線機、綁扎機和整形機等專業機型。
能效驅動階段
2005年以來,隨著能源和環保等問題日益嚴峻,電機系統的節能越來越得到重視。電機設計也向高效節能方向不斷發展,電機繞組的制造難度也越來越大,對繞組制造裝備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促使繞組制造裝備向既保證高品質、又提高工效、節省人工的多工位(工序)一體組合機方向發展。
自動化、信息化驅動階段
2009年后,由于與產品性能品質及節能降耗的更高要求有關,以及我國勞動力成本壓力加大和市場競爭等原因,電機制造企業要求電機繞組制造主要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甚至實現除上下料以外可無人值守自動完成檢測、標識、槽絕緣插入、線圈繞制、嵌線、整形、綁扎以及多項線圈需要的重復工序等制造全部流程。這種單元組合有機聯結的具有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等特點的自動生產線是當下最為先進的繞組制造裝備。代表了我國電機繞組制造裝備的最高水平,為我國電機制造業向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持和保證。